北京10月22日電 題:華人中醫師讓中醫藥走近海外民眾
記者 門睿
在匈牙利工作36年的中醫師陳震最近正忙著準備即將到來一年一度的義診活動。
自2004年起,陳震已連續20余年參與當地針對殘疾人和老年人開展的義診。“有些老人一年只能來義診一次,他們會拉著我的手說這一年來的變化,這種感覺又親切又開心,是任何金錢都買不到的快樂。”談及堅持參與義診的感受,陳震在近日的連線采訪中如是說。
為了今年的義診活動,陳震推掉許多工作,專心為來自匈牙利各地和周邊國家的患者診治。“如今我們的患者不僅來自匈牙利,也輻射許多周邊中東歐國家的患者。”陳震介紹說,匈牙利是歐洲首個為中醫藥立法的國家,匈牙利國會在2013年正式通過立法承認中醫藥合法化。隨著中醫藥取得合法地位,中醫藥的理念進一步為當地民眾所接受,周邊國家患者也會前往匈牙利尋求中醫診治。
自1988年通過中醫合作項目前往布達佩斯從事中醫研究,陳震已在匈牙利耕耘中醫藥事業近40年。在他看來,中醫藥能夠取得海外民眾的信任,離不開資源支持、市場需求與中醫師們的努力。
陳震曾與匈牙利學者對155種中藥展開研究,發現匈牙利擁有近百種與已知中藥材同科同屬同種的草藥。“這說明匈牙利的自然資源能夠支持中醫藥行業在這里落地生根。”陳震介紹說,中醫藥進入匈牙利時,當地的醫療條件相對有限,人們對醫療資源的需求也為中醫藥行業提供了充分的發展空間。
“但畢竟這里一直以來都以西醫為主要醫療手段,為了讓民眾真正了解中醫藥、信任中醫藥,我們走了很長的路。”陳震表示,除持續不斷地看診、義診外,他還通過出版匈牙利語書籍和雜志、與當地醫療機構合作培養中醫藥行業人才、推動當地建立中醫學院、開展中醫藥行業跨國交流等方式,增加當地民眾對中醫藥的認知,也用“口口相傳”的療效贏得患者信任。
陳震告訴記者,經歷多年發展,匈牙利現有5000至6000名“洋中醫”,而中國中醫在當地僅有50余名。與西醫一樣,這些當地中醫師也各自負責一定區域內居民的基礎醫療保健和普通疾病診治,用當地民眾更熟悉的方式開展中醫藥治療,解答中醫藥原理。“中西醫各有所長,二者之間的交流也是中外文明互鑒的方式之一,如何取長補短,提高治療效果和效率是我們一直以來努力的方向。”陳震說。
在陳震看來,中醫藥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也是促進民心相通的橋梁。“民心相通能夠使我們跨越文化上的距離,讓我們的合作走得更遠更健康。”他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