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記者謝爾蓋·謝林在其新書中提出一個觀點:斯大林去世后留下了一個強大的國家,而普京則將只會為俄羅斯“留下一片廢墟”。這位流亡在外的記者稱,卡扎菲之死讓普京感到震驚,并使他認定西方正在追捕自己。因此,普京必須盡可能自救,而不考慮這會給俄羅斯或全世界帶來怎樣的后果。
謝林認為,這種恐懼讓普京走上了一條與斯大林截然不同的道路。斯大林改造了蘇聯,將其適合于自己;而普京則將聯邦機構視為制約,并設法將其摧毀。因此,斯大林留下的是一個強大的國家,而后普京時代將只剩下一片廢墟,一切都會重建。
文章的觀點過于悲觀。戰爭確實讓一些俄羅斯人對本國現狀感到失望,但并未摧毀俄羅斯政治、經濟制度的基本盤,總體方向并未被扭轉。例如,在政治方面,總統對國家杜馬和地方政府的控制能力大幅增強,但這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普京的個人魅力和手腕之上。實際上,葉利欽時代留下的政治游戲規則不僅沒有改變,甚至在2020年的修憲中進一步朝著擴大杜馬權力、限制總統權力的方向發展。
經濟方面,經歷了上世紀90年代混亂的私有化時代后,普京進行了重新國有化運動,但程度有限,以個案為主。同時,普京也采取了不少適當的市場化措施。整體來說,相較于葉利欽時代,普京時代的俄羅斯經濟制度優化了不少。
?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