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是中國植樹節,這一天旨在動員全國人民植樹造林,加速綠化祖國。在上海,許多市民表達了參與義務植樹的積極意愿,但不清楚如何報名參加植樹活動。
上海市綠化市容局介紹,上海正推行“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市民可通過隨申辦APP、微信公眾號“綠色上海”、全民義務植樹網等途徑進入認養捐贈平臺,在線認養樹木或捐資。認養全流程在線進行,所有可認養樹木的信息及動態均在平臺上公布,使認養過程更透明便捷。線上平臺還提供人性化后續服務,市民可以通過手機查看認養記錄、盡責證書以及認養樹木的照片或視頻(部分為實時視頻),讓市民能許多地關心和享受綠化成果。
市民還可以關注“綠色上海”微信公眾號、全民義務植樹網,選擇參加所在區域或就近公園開展的勞動盡責活動。例如,“潔凈嘉園”嘉定小河口銀杏園撫育管護活動、徐匯區樂山綠地植樹節志愿服務宣傳盡責活動、“‘植’得擁有,‘真’情相伴”植樹節巡林活動等,都受到了市民積極響應。
在復興島義務植樹點,當天種下了國槐、白玉蘭、廣玉蘭、銀杏等12棵樹。從平臺了解到,不少熱門公園的受歡迎樹種已經“一樹難求”。截至3月12日中午,共青森林公園可供認養的櫻花、桃樹、海棠、池杉、雪松全部被認養完畢。中心城區的區屬公園和口袋公園也受到熱捧,如徐匯區樂山綠地的樸樹、虹口區愛思公園的銀杏、雪松和黃楊也被認養;世博公園僅有少量懸鈴木、廣玉蘭、紅楓仍“虛位以待”。
近期,市綠化市容局還將舉辦白玉蘭文化主題活動、綠化大篷車、園藝大講堂、市民插花大賽、家庭園藝展、公園花市、園藝市集等一系列公益活動,回饋愛綠護綠的全體市民。
近十年來,上海凈增森林面積395平方公里,相當于近11個靜安區的行政區域,增幅居國家前列。上海正用綠色編織城市的美好未來,摩天樓的鏡面倒映著森林輪廓,高架橋垂下立體綠廊,每個街角都能邂逅野趣,每扇窗前都搖曳綠意,這座超大城市終將成為萬物自在呼吸的生命共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