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國務院關于修改〈快遞暫行條例〉的決定(草案)》,旨在推動快遞包裝綠色化、減量化、可循環,加快形成綠色生產和生活方式。會議強調,需堅持系統治理和協同治理,夯實快遞企業主體責任,并加強對上游生產企業、商家及下游消費者的引導與規范,推進全鏈條治理。此外,還需完善快遞包裝綠色轉型的支持政策,降低運營成本,調動各方面積極性,營造良好的綠色發展社會氛圍。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研究室主任周志成認為,條例新增“快遞包裝”章節,有助于推動快遞包裝標準化、循環化、減量化、無害化發展,符合建設“美麗中國”的要求。該條例要求快遞企業建立健全快遞包裝管理制度和操作規范,明確了相關監管制度和法律責任,同時將快遞包裝納入行業自律范圍,為實現快遞包裝綠色化轉型奠定了堅實的制度基礎。
北京郵電大學郵政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趙國君指出,此次條例修改標志著我國快遞包裝進入全鏈條綠色轉型發展新階段,從制度上設計了生產者與消費者共同參與治理的責任機制,尤其是電商平臺作為責任主體之一,使制度更具可行性。這不僅是我國循環經濟立法體系的重點突破,其示范效應還將擴展至其他領域,激勵許多主體從被動合規轉向主動創新,為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注入活力。
國家郵政局新聞發言人、辦公室主任侯延波透露,到2025年,國家郵政局將制定并實施一系列強制性國家標準,包括限制快遞過度包裝的要求以及對重金屬與特定物質限量的規定。同時,還將印發快遞包裝綠色轉型任務清單,明確具體措施。此外,還將深入推進快遞包裝綠色轉型,開展多項行動,強化行業塑料污染治理,組織全國郵件快件包裝抽查檢測,推進循環包裝規模化應用試點,豐富同城快遞循環包裝應用場景。
極兔速遞生態環保專項負責人黃加偉表示,公司正不斷完善綠色物流舉措,通過技術創新提高資源使用效率。極兔已提升包裝操作規范,要求一線人員嚴格遵守相關規定,涵蓋包裝材料選擇、包裝方法及尺寸等方面,確保快遞包裝合理性。
據國家郵政局數據,2024年我國快遞中轉環節將全面使用循環包裝,同城快遞使用可循環包裝比例將達到9%,電商快件原裝直發比例穩步提升。目前已有248個產品通過快遞包裝綠色產品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