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迪遇刺案解密文件有新料 塵封往事再引關注

美國國家檔案館于3月18日公布了最后一批與前總統約翰·F·肯尼迪遇刺案相關的記錄。自1963年肯尼迪遇刺以來,關于案件的種種猜測從未停止。槍手是否單獨作案?他為何在案發前前往墨西哥城的蘇聯和古巴使館?一顆子彈如何擊中兩人?這些疑問一直困擾著人們。

1963年11月22日,46歲的肯尼迪在得克薩斯州達拉斯市埃爾姆大街乘敞篷汽車巡游時遭槍擊身亡。警方迅速抓獲了24歲的李·哈維·奧斯瓦爾德。兩天后,奧斯瓦爾德被押解途中被夜總會老板杰克·魯比開槍打死。官方稱魯比因對肯尼迪之死過度悲傷而行兇。幾年后,魯比因癌癥死于獄中。

肯尼迪死后,副總統林登·約翰遜繼任,并任命最高法院首席法官厄爾·華倫領導一個特別調查委員會進行獨立調查。該委員會于1964年發布報告,認定奧斯瓦爾德單獨作案,從得州教科書書庫大樓六層向肯尼迪連開三槍致其身亡。報告指出,奧斯瓦爾德的動機是“仇恨權威”。奧斯瓦爾德曾是海軍陸戰隊退役隊員,1959年前往蘇聯,1962年回到美國。他在行兇前幾周曾在墨西哥城待了六天,期間去過蘇聯和古巴使館。

盡管如此,許多人仍對調查結果表示懷疑,認為槍手并非單獨作案,甚至牽涉到冷戰時期的蘇聯和古巴。還有人懷疑黑手黨、副總統約翰遜以及中央情報局也參與其中。一種說法是,在埃爾姆大街路旁藏著第二名槍手,導致肯尼迪頭部猛烈向前搖晃。另一顆被稱為“神奇子彈”的子彈先后擊中肯尼迪和同行的州長小約翰·康納利,也引發了廣泛質疑。

今年1月,特朗普簽署行政令要求解密肯尼迪遇刺案的全部剩余檔案。3月17日,特朗普宣布將公布8萬頁未刪節文件,但實際公布的文件只有2182份共6.34萬頁。新解密文件包括一份中情局備忘錄,記錄了一名克格勃官員稱奧斯瓦爾德從未受克格勃控制,但克格勃曾密切關注他在蘇聯的行動。備忘錄還顯示奧斯瓦爾德槍法不佳。

弗吉尼亞大學政治研究中心主任拉里·薩瓦托表示,他的團隊已經開始研究新文件,但需要時間來厘清所有細節。哈佛大學歷史學教授弗雷德里克·羅格瓦爾認為,新文件可能填補一些歷史空白,但不太可能有戲劇性的新發現。歷史學家愛麗絲·L·喬治則對新文件持懷疑態度,她認為華倫委員會的報告雖然做得很好,但在許多關鍵人物已經去世的情況下,找尋真相變得更為困難。

? 版權聲明
評論 搶沙發
加載中~
每日一言
不怕萬人阻擋,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