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良才是順德區(qū)第一中學副校長,三年前,臨近退休的他放棄了繁華城市的生活,走進黔東南的深山,繼續(xù)深耕教育。
10月7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新聞頻道《東方時空》欄目聚焦佛山支教校長賴良才的故事。
2021年8月,賴良才作為粵黔協(xié)作工作隊成員,接過“組團式”教育幫扶接力棒,來到貴州省臺江縣民族中學支教,擔任校長一職。
每天早晨六點半,賴良才都會準時站在校園里,開啟陪伴式教育的一天。這一站,就是整整三年。
上課時,賴良才還會和學生們一起進行課堂學習,這不僅可以深入了解教學現(xiàn)狀,幫助當?shù)氐睦蠋熖岣呓虒W質量,還活躍了課堂氛圍。每年,賴良才陪伴式聽課超過200節(jié)。
這種陪伴式教育,與臺江縣民族中學八成學生為留守學生有關。“這里大部分的學生父母是在外面打工,作為老師,就應該用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花在學生身上,讓他們的成長得到更多關愛。”賴良才表示,下了晚修后,還有很多老師要到宿舍看看孩子們有沒有及時入睡,大概11點老師們才安心回家。
初來臺江縣民族中學時,賴良才花了大半年時間對學校課程、教學模式和學生需求進行摸底,隨后著力推動教學課改。
在他的影響下,佛山支教教師與當?shù)啬贻p教師建立結對關系,開始全方位培訓本學科老師。各年級學科備課組積極組織對“課程標準”“新課改”“新教材”“近五年高考試題”的研討活動,深入探討課堂教學策略,開展校本課題研究活動,不斷走向專業(yè)發(fā)展之路。
經(jīng)過佛山三年“組團式”教育幫扶,臺江縣民族中學在2024年高考中取得重大突破,有34人被“985”高校錄取,其中2人考上清華大學。
“希望我們的國家越來越強大,每一個孩子都能擁有美好的未來。”賴良才說。
?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