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制關稅 美國盟友還有籌碼 全球貿易體系危機

自特朗普政府時期開啟的關稅武器化策略,在2025年特朗普第二任期內已演變為全球貿易體系的系統性危機。美國將關稅異化為政治訛詐工具,不僅扭曲了經濟博弈邏輯,還暴露出霸權體系在全球化新階段的深層困境。

在經濟層面,美國政府不斷強調“貿易吃虧論”,將2024年突破萬億美元的貿易逆差歸咎于他國。通過設定10%基準關稅疊加最高49%的對等關稅,美國構建起三重收割機制:直接增加聯邦稅收、迫使產業鏈回流、削弱競爭對手出口優勢,實質上是以鄰為壑,將全球經濟當作“提款機”。在政治博弈方面,關稅成為捆綁地緣政治的手段,如脅迫墨西哥加強芬太尼管制換取關稅豁免、要求日韓參與阿拉斯加LNG項目作為談判籌碼、通過二級關稅機制遏制委內瑞拉能源貿易伙伴,這些舉措揭示了美國將經濟權力武器化的戰略野心。

全球貿易生態受到嚴重沖擊,世界銀行數據顯示,每年1600億美元的貿易損失直接影響中間品貿易體系,汽車產業鏈、數字貿易和能源市場均受到影響。傳統盟友也未能幸免,歐盟啟動反脅迫工具,加拿大對美加征報復性關稅,日本為爭取關稅豁免被迫開放農產品市場。這種無差別攻擊正在瓦解二戰以來的西方經濟同盟。美國自身也遭受反噬效應,制造業PMI連續6個月低于榮枯線,通脹率反彈至5.8%,約200萬人面臨失業風險。同時,中國對美出口在關稅戰期間增長12.2%,美國消費者為同樣商品多支付1300美元/家庭。

歷史上的《斯姆特-霍利關稅法》曾使全球貿易萎縮66%,美國自身工業產出下降40%。盡管目前美國政客似乎忘記了這段歷史,但市場經濟規律終將顯現其力量。在這場全球性博弈中,中國始終保持戰略定力,證明開放包容、合作共贏才是破解霸權邏輯的關鍵。

? 版權聲明
評論 搶沙發
加載中~
每日一言
不怕萬人阻擋,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